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CANSLIM]M=市場方向:你要如何判斷


善用市場趨勢的力量
CANSLIM 最後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市場整體趨勢(Market Direction)投機大師科期托蘭尼說:
「在指數上漲過程中,即使最差的投機人士也能賺到一些錢;而在指數下跌過程中,即使挑到好股票的人也賺不到錢。因此投資最看重的是普遍的趨勢,其次才是選股」


歐尼爾依歷史資料發現當大盤趨勢下跌時,75%的個股股價也會跟著下跌,因此歐尼爾一再強調如何判斷市場何時作頭與何時築底完成都是重要的功課。

而關心市場整體趨勢,每日該做的功課有:
1、每日主要市場指數(S&P500NADSDAQ)的成交量與行情的變動
2、觀察技術線圖的走向變化
3、市場領先的龍頭股是否領先作頭下跌(Ex:FANG)

IBD GMI每日會刊登主要指數的技術線圖,每檔指數上均有移動平均線和「進貨/出貨評比」(ACC/DIS Rate),歐尼爾認為在波段高點,成交量大幅增加而價格沒有上漲(收盤價)視為投資機構法人的出貨日。

【學會辨識股票市場頭部】
要掌握市場頭部,你要每天密切觀察大盤指數。其價量關係是重中之重。
頭部的訊號是:在上升趨勢的某一天,整個市場的成交量比前一天增加,不過,指數本身卻戰出現停滯的行為。(也就是當天股價上漲幅度,遠低於前一天的上漲幅度),歐尼爾把這種情況稱為『成交量很大,但股價未進一步上漲。』當天大盤不一定要收低,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市場確會收低,這就是市場浮現『出貨』的現象,因為此刻專業投資人出清股票的動作,變得較顯而易見。(有時,當天大盤高、低點的差距,會比前幾天稍微大一點)

市場還處於上漲期間就會開始出貨的現象,這是只有少數人知道,通常在接近市場頂部的四到五週,會出現三到五天正常的出()貨行為。如果過去的四至五周週出現六個出貨回檔日(distribution day),市場大盤幾乎可以斷定是陷入盤整


【出貨回檔日的動作】
第一次
不動作
第二次
不動作
第三次
密切關注你持有的股票動態
第四次
考慮部份賣出,或汰弱留強
第五次、第六次
在獲利受到威脅或已發生小額虧時,提出做保護措施:鎖住獲利or立即停損。(即使未達到-8%,入袋持有現金為安)
以上的方法,IBD曾做過調查,有60%的訂閱戶,透過Big Picture 專欄的協助,順利於200712月與20086月提早出清股票,讓他們保住老本。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熊市逃生術

如果步入熊市,一定不是把牛市多頭操作方法倒過來作,熊市的起伏變化基本就有十八種,起伏上下與時間急迫往往快過多頭時,容易像最近多空雙巴!
(一)退場持有現金是最好的選擇,特別是你沒有經歷完整的多空循環的新手(由2008年美股走了快十年的大多頭),你過往成功操作方法在熊出末時,可能完全失靈。
美元指數ETF、REITs與GLD黃金ETF也可以考慮用來避險,但不能完美避開風險只會降低整體淨值波動度,不會像NASDAQ自高點已下殺20%以上,透過避險,真到人心潰散底部時,你再轉換為攻擊型個股或ETF,那時的1元可比現在3元的效用。
(PS:石油ETF盡量不要碰,有一位川老大,拿油價當國家經濟提款機,又遇到一個殺記者的王儲,真是絕配)

(二)如果還是忍不住想交易,挑一些長期高報酬的ETF,逐步加碼建倉,你可至樂活五線譜網站(http://invest.wessiorfinance.com/notation.html),把你中意的ETF輸入去跑跑看,如果是在-1個至-2個標準差之間,可以分批買入,長期來看你的勝率是高的。(下圖有近十年績效表現優異的ETF名單,可供參考)
(三)萬一你手上還有股票,在考慮機會成本與勝率下,可以考慮平民股神蘇松泙的換股操作法,把弱勢的股個汰除,把資金轉移至盤面較強或跌幅較少的個股。(這是相對的比較,有助易早日解套或反轉獲利)
資料來源:https://www.investors.com/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CANSLIM ]N=較新的公司、新產品、新管理團隊;從良好底部起漲,股價創新高


CANSLIM的第三項特微是N,N=New:較新的公司、新產品、新管理團隊;從良好底部起漲,股價創新高;New可以再區分兩個部份,公司面與股價面。

公司面
新產品新服務:
CANSLIM尋找的標的企業是能創造可以改革人類生活方式的新產品新服務,而生產這一些新產品將大幅提升人類的生活水準,並且創造很多就業機會。
例如美國麥當勞的低價速食連鎖餐廳、思科系統的路由器與網路設備讓網際網路得以實用、AOLYahoo創造入取得資訊與服務的"入口型網站"E-trade引領線上交易與低價券商的風潮、Google"Goolge"為成動詞,提供每個人即時搜尋解答的服務與廣為各大企業採用的付費搜尋廣告。
新產業環境:
例如企業所處的產業,受到新的法規、新的政策(美國醫療照護產業)、新的科技標準(5G、基因定序免疫療法)影響,這都可能促進一個產業、一家企業呈現爆發性的營收成長,伴隨而來的盈餘成長率逐季遞增。

股價面
股市高價矛盾,歐尼爾對最強市場飆股的研究證明,『低買、高賣』這句老格言完全錯誤。
多數人認為股價看來太高的股票,通常最後一定會漲得更高,而看起來便宜的,通常會繼續下跌。
股價高有高的理由,低有低而不為人知背景,在多頭趨勢中,創新高的股票特別是成交量大增,未來將有非常大的潛力。
一個明智的投資人,就是要反向違背常理,在其它人認為股價過高時買進,並在股價大漲過程中,吸引散戶注意該檔股票並搶進,持續創新高時,賣出股票,巴魯克說總是賣得太早,讓他得以長期獲利生存在市場中,這也正是投資成長股的重點之所在。


股票線圖是協助您買在創新高時重要參考與檢核依據,創新高股可能遇到假突破,或騙線,應搭配線圖勝率高的幾個底部樣式(pattern),例如cup with handleflat baseW base與確認價量關係是否在突破時是大交量+40%以上,在突破日後是否機構法人持續建倉的跟隨動作。

綜合小結:
首先尋找已開發出重要新產品或服務的企業,或是受惠於新管理、新經營團隊,還是產業趨勢明顯改善的公司。
再來,透過技術線圖的輔助,在上述條件的企業中,找出一個建構良好底部型態,且呈現帶量上漲趨勢的個股,在接近高點或創下新高價時買進。
最後是緊盯後續的發展,價量是否如你所預期,有機構法人持續建倉的跟隨動作,並嚴格設好-7%的停損單,讓意外虧損在可控制範圍內。

最後,歐尼爾本人並不認為他是動能投資者,綜觀CANSLIM的選股法則,是含蓋基本面與技術面的內函,基本面只是轉為比較容易理解的rating指標來顯示,而技術面配合者百年高勝率的底部樣式與突破時的價量分析,與只注重股價創新高的動能投資還是有本質上的不同。

#CANSLIM
#美股
#創新高價

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

[Market Smith]Screen功能介紹

Market Smith的Screen功能可以提供使用者依自己的交易系統準則,來進一步挑選標的。
操作順序:
點選介面左邊延伸穩藏按扭==>新增一個Screen==>命名Scereen。



依篩選類別,建立各種選股標準,類別有:CAN SLIM Smart Select Rating、Earnings、Sales、、等。
篩選結果會依你輸入條件一層一層過濾出符合標準的個股數,再終的結果會顯示在下方,你可以點擊個股代號叫出MS圖形來判圖是否符合底部與Stage、價量行為,再決定是否將此個股納入Watch List.





[CAN SLIM] A=年度盈餘三年持續增長


A(Annual earnings)=年度盈餘增加:尋找大成長
為了確保最近的盈餘成果不是曇花一現(C),同時要釐清你目前鎖定的股票,是否的確是一檔優質股票,必需多方佐證,你應該檢視公司的年度盈餘成長率。因此,應該共同評估C每季獲利成長與A每年度盈餘成長率。


【選擇年度盈餘成長率25%50%以上的股票】

1、你要找過去三年的年度盈餘,年年都是成長的股票。
2、類似Phil Town提及的連續五年EPS逐年成長
3、要小心某一年掉下來再恢復的假性成長,其恢復的速度過慢。(不會是真的勇咖)

另兩個衡量獲利能力與成長的標準:
(1)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與 (2)每股現金流量

【加入尋找高ROE股票的觀念】

研究發現,過去五十年間最優異的成長型股票中,ROE都達到17%以上,真正優秀成長股的ROE會達到25%50%。

【年度每股現金流量】

要計算現金流量,必須把折舊金額加回,以反映企業內部運作取得的現金金額。成長型股票的年度現金流量,至少要比實際每股盈餘高出20%

盈餘穩定度及一致性

 盈餘穩定度指標,這是在Market Smith裡提供的數據,數據與其它IBD數據有很大不同,其值是愈小愈好,代表企業盈餘穩定度波動愈小,若將各季成長率的每一個點劃成一條線,將是一條平穩往上的近似直線。


PER本益比不重要】

本益比高的股票,日後股價會漲更高,歐尼爾研究的成長股中,股價上漲一開始的平均本益比是36倍。而這些成長型股票到達最高點時,本益比平均值會是當初起漲時的2倍左右,也就是說當本益比來到70倍時會結束波段行情,反轉向下。
強調一分錢一分貨,本益比低有其低的道理,所以如果因為低本益比而買進某檔股票的話,往往是失敗收場,投資人應該拋棄『低本益比就買進』的觀念,才能有效降低出錯的機率。

歐尼爾強調本益比並不是影響股價波動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每股盈餘的百分比變動,主要的考量,應該是盈餘的變動率是否大幅度上升或下降,買進連續三年內年度盈餘穩定成長25%以上的個股投機,會是立於勝算較高的一方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IBD】Stock Lists Update 股票清單更新功能

IBD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網站,羅列了各式成長精選股清單,包含了其旗艦List IBD50、大市值的Big 20、IPO新星的IPO Leaders、優質基本面且即將突破(Break out)的STOCK SPOTLIGHT、、等。

部份清單會有定期更新的頻率例如 IBD 50,而Sector Leaders與 STOCK SPOTLIGHT則在週一至週五不定期更新(主要是依類股與個股強弱,特別是財爆了,就被踢出清單),
之前需要人工慢慢比對,也有網友還特別寫了程式去比對週報的個股進榜出榜的異動與在清單內的週數,是一件費時的工作;IBD約在半年前網站改版後,新增了一個功能:Stock Lists Update,作用是方便訂閱的讀者,能快速的得知清單的異動情況,以免誤了絕佳的買入時機或趁個股體質變差虧損尚可控制下盡速停損平倉。

這一些清單是依CAN SLIM交易系統初選出來的,但不是100%的明牌,IBD一再警語提示,一定要再經由你個人的研究與通過買入檢核清單的篩選,才能進行交易,這樣勝算機率才會高。



由首頁選單Stock List再點擊Stock Lists Update,會看到每日新增或刪除的各清單異動狀況, 流程如下,簡單易懂好上手。
IBD Stock List Update 選單路徑

清單每日持續更新


點選後,每一份清單會有新增入榜的個股與移除的個股,你可以直接點選股票代碼,進行IBD CANSLIM的檢視與其它基本面的資料查詢與線圖走勢分析。



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CAN SLIM]C=當期每股盈餘與每股營收成長



CAN SLIM選股法則的第一關鍵項目是C,歐尼爾由過去125年的股市資料中規納出飆股七項共同特質,其中最重要之一是【每股盈餘】:每股盈餘的百分比變動,是當今最重要的選股因素,百分比成長率愈高愈好。
(Fama French five factor models也將獲利成長率納入)

1952~2001有四分之三的最優異股票,在開始飆漲前,最近一季的盈餘都呈現了平均70%以上的成長。若當季沒有大幅成長,則下一季也會出現大幅成長的狀況。

 你所選擇的股票,當季(最近一季的季報)每股盈餘應該要較去年同一季的數字(YOY),呈現高額百分比成長。且最好是連續好幾季都呈現盈餘加速成長情況下才買入股票,這個情況各投資機構法人會逐步修正評價模式,逐步上調目標價,會吸引更多機構法入買入,所以企業出現爆炸性盈餘成長後,一定會伴隨股價大漲。





【養成良好習慣】
  • 你必需養成習慣,長期比較一家企業目前與一年前同季的每股盈餘成長百分比,而不是和上一季比,這樣才能避免季節性因素而產生的扭曲,是YOY的同比成長而非QOQ同比成長。
  • 認真檢查財報,挑出一次性的盈餘,這是非經常性的盈餘是不會持久的,例如出售廠房資產、所得稅的回沖等。
  • 持續觀注各投銀分析對個股的盈餘預估與調升與前幾季財報打財分析師預估(earnings surprising)的次數與比例,若有良好的紀錄這個慣性會持續一陣子,對於財報變財爆的風險會降低。

【選股設定】
  • 一檔股票最近一季的每股盈餘成長率,相對一年前同季,至少要達到20%以上,甚至25%~30%作為衡量盈餘成長率的最低標準。最優質的企業的盈餘成長率,甚至可能高達100%500%以上。
  • 若連續兩季盈餘成長率大幅降低,股票可能有麻煩;所謂的大幅趨緩,通常代表比先前的成長率降低三分之二,例如100%-->30%50%-->15%
  • 不要降低標準,若你因愛上了某個股,在其出季報時,發現其每股盈餘成長率趨緩,不要一廂情願或相信公司派的說法,下一季或下半年會反彈步回正軌,曾不可一世的黑莓機RIMM就是一個教訓,被iPhone 打趴後,再也沒有回到過去的榮光。

【觀察營收Sales是否同步成長】

一支飆股有要足夠的支撐,除了季盈餘表現強勁外,營收也要能與利潤成長匹配,近一季營收至少成長25%,或至少要具備『近三季營收成長百分比持續上升』的條件。
(最好一定比率的同比配對,不然企業可能透過操作財報以降低成本或減少廣告、研發和其它建設性活動支出的方式,來膨脹盈達好幾季之久)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要斷尾求生不要成為股市畢業生!! 停損、停損、停損

PPT版上滿是台股畢業文,這是大家值得記取的教訓,特別是新手與貪急想要快速累積財富的人,該砍倉停損就要斷尾求生,不要腳麻走不動或因為"自負心態"與市場對作,一再攤貧或擴大信用融資造成無法挽回的地步。

1、投資人要嚴守交易紀律,跌破停損價位就要嚴格出場,切記勿攤平、拗單,不要把辛苦所賺下、存下的資金全部在股市中繳學費。
2、融資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沒有一套勝率高的交易系統(聖杯),還是少碰為妙,融資槓杆不能讓你的操作績效加倍,更可能成為毒藥。
3、虧損9%,下次只要賺10%就能回本,虧損50%,下次必需賺100%才能回本,你不是股神,想必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停損、停損、停損.......真的很重要,所以講三次。
4、投機/投資還是要有資產配置的概念,不要全押在單一市場與單一商品中,六大類金融資產+現金部位的排列組合要巧妙應用,相關係數不高與固定收益的商品可以考慮納入投資組合中,可以平衡股市較大的波動,讓你的財富淨值能長期緩慢但平穩地增長。
5、要有站起來的勇氣,太陽明日會升起,交易所日日都會開盤交易,不忘初心,相信自己有決心透過PDCA來投機/投資,而不是追消息殺進殺出的賭徒。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買對了嗎? 買入股票後的價量行為檢核


當我們依循CAN SLIM或其它交易法則,於個股突破合適的底部後買入,往往心裡毛毛的,不知是否買對了?其實連歐尼爾都說他的成功率都不到一半,那我們該如何"顧好"我們買入的個股呢?


美股常勝冠軍Mark Minervini提供了一些建議,持續觀察【個股價量行為】,來確保我們的個股是在正常的軌道上無所偏離。

  • Break out後有機構法人的追價買盤行為:
確定是否持續上漲,最好的投資就是機構法人持續建倉買入,突破後有若干天是放量上漲的。
  • 持有網球並賣掉雞蛋(網球會反彈,雞蛋就直直落地變荷包蛋!!)
股票在突破後,可能會短暫拉回,股票在回調期間交易量應該收縮,回升時量放大並創新高。(價跌量縮,往上攻要有量)
至於雞蛋,就是股價的拉回再也不回頭或破壞多頭排列,接連跌破各天期均線。
  • 跟隨的價量行為
    • 個股如獲得法人機構的關注,他們該持續買入才能滿足巨額部位建倉。
    • 上漲的天數多於下跌的天數,上漲的週數多於下跌的週數。
    • 與下跌的天數和週數相比,上漲日和上漲週的交易量都明顯放大。
    • 好的收盤次數多於壞的收盤次數。
收盤時股價在當日波動範圍的上半部份,紅K? 多方佔了優勢
(上述的價量行為,可以由蘇松泙老師前力推薦的每日抄股價這個持之以衡的基本功,即可得知這個訊息,抄久了就會有盤感)

以上的檢核標準,拿來對個股進行PDCA的檢視,若如預期,則續抱或依正金字塔方成逐步建倉,若買到了雞蛋,還是提早在預算停損點之前自己先砍倉。

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恐慌時更需冷靜,保留實力等待機會

NASDAQ 指數過去兩週來由8107跌至10/11盤中低點7329,跌了近10%,跌破五十日均線與200日均線。
雖星期五漲167.84 +2.29%,指數仍在200日均線附近,IBD Big Pic 市場展望依然是Market in correction,而VIX與Put/Call這兩種代表投資人心情恐慌程度的依然在高水位。


這時給投機者的建議是:
1、保護好自己的資金,留住青山在。
2、若個股被停損,就不要再回頭,不要單戀一枝花。
3、不要與市場作對,超賣是市場決定的,不是你說了算,低還有更低。
4、不要灰心與偷懶,要持續觀注市場潛在的領導股清單。

   星期四有可能是此波的低點,但有賴市場來驗證,IBD 的 【上漲加速日】(follow-through day)計數,可能是在往後的四至七天內,其特徵為當天指數應大漲,通常高於1.5%,成交量比上一交易日量高,最好大於平均量的50%以上。


在市場修正期間找出新強勢股
市場恐慌時更需冷靜,收縮投資組合部位,保留實力等待機會,
這時還是有事可以做,就是觀察有沒有下一輪的領先股,其特徵是良好基本面(亦可說通過CAN SLIM的篩選),在此波下跌中,其跌幅最少的成長個股。
持續監控股票清單確實有意義,當股市再次展開反彈時,最強勁的股票將有最好的機會成為新的市場領導者 - 而不是最弱勢的股票。

上週四、五出現在IBD Big Pic 中Leader up in volume的個股倒是可以留意一下。


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倒貨日(distribution day)破表時,保護好自己


判斷股票市場是處於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十分重要。投機者應該在市場趨勢上升時投機,這正是獲取收益的最重要的因素;反之市場將要修正時,應該趨吉避兇,採取保護自己的手段,留住自己的本金,守住資產淨值。


IBD的 Big Picture 於今日(2018/10/5)正式因NASDAQ 倒貨日達到9日,市場趨勢轉成 Uptrend under pressure,這給投機者一個很大的警示,可能大盤高點已過,市場即將修正,也符合近期一些領先股不漲反跌的提示,機構法人可能逢高逐步出貨獲利了結。


身為小咖的投機者,該如何在這個Uptrend under pressure 市況下,該如何自處呢?


我們先來看 【倒貨日】的定義:

【倒貨日】(distribution day),是指某要指數遇到重的賣壓的日子。
這種大量賣出導致主要指數較前交易日收盤下跌超過0.2%(或開高拉低)且成交量放大放大放大。
倒貨日累積數增加是顯示法人機構正在大量倒貨出來。
CAN SLIM系統計算倒貨日,主要是根據S&P500Nasdaq指數,研究顯示在四至五週的交易時段內,出現五到六個倒貨日,就足以使之上漲的大盤指數轉為下跌,尤其是在較短期間內累積起數個倒貨日。

市場還處於上漲期間就會開始出貨的現象,這是只有少數人知道,
通常在接近市場頂的四到五週,會出現三到五天正常的出()貨行為。
如果過去的四至五周週出現六個出貨回檔日,市場大盤幾乎可以斷定是陷入盤整。

如何處置自己的投資組合呢?

簡言之,汰弱留強,停利停損,守住獲利保住本金。


【出貨回檔日的動作】
第一次
不動作
第二次
不動作
第三次
密切關注你持有的股票動態
第四次
考慮部份賣出,或汰弱留強
第五次、第六次
在獲利受到威脅或已發生小額虧時,採取保護措施:鎖住獲利or立即停損。


IBD50 NASDAQ的跌幅大於S&P500,要小心跌幅可能大於藍籌股,投機者應該避開大跌的那一段,即使帳上虧損尚未達到-8%,仍可以考慮縮小停損的%,先出場觀望,待市場回穩時再進場。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事後檢討] MDXG


MDXG 這一筆交易讓我回吐了2018 Q1近七成的獲利,下列是事後的檢討;包含了起初如何選到這隻個股與過程中沒有紀律的胡亂操作。

1、個股來源為IBD50,但一但跌破10MA十日線,且被移除在IBD50時,就該停損止血。
2、未遵守部位沒有獲利不加碼原則,貪圖下跌後補倉攤平()
3、未遵守-8%停損原則,還試圖想要短進短出(day trade),買在開盤前,結果一開盤就是-40%的跌幅。
4、沒有隨時更新個股的財報公佈日期,若提早知道,應該採取保護措施。
 (1)若有大獲利,全部停利出場?==>追蹤停損單
 (2)小獲利,可先出一半
 (3)小虧,先認賠全部出場?再待重新break out

5遇到重大事件,不管如何,逃命要緊(保住本金),一定要停損,不要想要拗。
 (1)公司被告(MDXG這一次就是被告硬塞貨給醫療機構)
 (2)財報無法公佈(進而展開內部調查,而無法準時出具財報)
 (3)高階主管異動
 (4)戰亂

6、欠缺作戰計劃,遇到實戰,完全亂了套,還依心魔亂加碼。
 (1)建倉的部位大小(金字塔50%30%20%)
 (2)買入價位設定
 (3)停損停利點設定(電子單自動執行

7未僅記一開始的虧損是最小的虧損。
   (在盤前看到壞消息,就該忍痛斷尾求生)

後記:
(一)贏家心態為汰弱留強,快速清理戰場,讓心回復到平靜可思考狀態,而不是一心專注於虧損部位;讓心回復可重新尋找機會,交易的聖杯之一即是賺多賠少(3:1),長期下來能生存才是正道。
(二)事後的檢討,若能真心悔過,下次避免並小心應對,整體的操作績效將有長足的進展,以個人而言,將會有八成至一倍的改進空間。
(三)交易的長期目標是:帳戶總淨額的持續成長,應認知損失是獲利的函式因子之一 "F(profit)= X+Y+Loss"

2018年7月14日 星期六

停損 Stop Loss是一種廉價保險_我們爭得是氣長


記住!所有股票都是投機且高風險的
不論是績優股、先前紀錄良好的公司,當前盈餘好的公司,股票要修正要下殺背後理由多的是(公司派、投資機構會比你早一步倒貨),而且你絕對無法預測它會跌多少。每一筆50%的虧損都是由10%20%的虧損開始的,保護自己免於滅頂的唯一方法就是擁有過人的出場勇氣,並爽快地認賠。


停損就如同你經營服飾店,賣不出去的滯銷貨,一直擺著只是佔用賣場空間,而其價值只會一直下跌,不如早一點以特價或特賣把這一些庫存品清倉,提高你資金的運用效率,轉而進其它熱銷暢銷的流行品項。(資金的機會成本還是得考慮,一直停泊在虧損的股票上,你的帳戶淨值不會增長,也少了其它獲利的機會)

要成為一個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大贏家,你必需學習果斷做決定

重點1:警示訊號
如果一檔股票不符合預期,而且虧損超過10%,這是一個更關鍵訊號,它代表你絕對必須賣出股票,那是因為這一檔股票的情況比正常情況糟,它的下跌速度會比正常速度快。(TEFRIMMACER)

重點二:永遠回不去了
當一檔股票下跌,而一廂情願假設它一定會回升,是非常危險的謬見。例如AT&T 1964年創下75元高點,花了20年才回到原點,GM由每股94元到最後破產重整,還有原本的道指的GE,現在股價剩多少呢?。你必需隨時保護自己的帳戶,才能活動到投資成功的那一天,我們爭得是氣長,而非一時的輸贏。

重點三:融資追繳正視事實
除非你願意有紀律快速停損,否則絕對不要使用融資來買股票,要不然你會很快就畢業。
如果你收到融資追繳令,千萬不要和錢過不去,不要補充帳戶資金,應該賣掉賠錢的股票,最後請正視市場傳遞給你的事實,請心懷若谷尊重市場,承認你錯了,你該出場,留住青山在。

另一種角度,小虧損是一種廉價保險,在投資中,你唯一能為自己投保的一種險種就是遵守紀律停損。

一個良心的建議,在你下訂單時,同時可以用附帶訂單方式,把停損止蝕單也建立起來,IB有如此功能,例如你以限價100元買入ABC個股成交,可同時成立一張停損單下跌-8%時以92元賣出。
2018/7/15 V1.0

L=強勢股或弱勢股:你的股票是哪一種?


L=強勢股或弱勢股:你的股票是那一種?
CANSLIM中第五個選股要素,尋找市場的強勢龍頭股(領頭羊)

不要和股票談戀愛,一味買進你基於各種理由而喜歡的股票。
你應該深入挖掘,做一些詳細的偵察工作,找出讓某些股票漲幅超過其它股票的原因。

例如不要依過去成功投資經驗再買入,不要依親朋好友的介紹而買入。
也不要進行共鳴比價操作,二軍公司的獲利通常很難和強勢股比。

就是要找強勢龍頭股!!
(族群裡最優秀的前二、三名股票)
1、季度與年度盈餘成長率、股東權益報酬率、獲利率最高者
2、營收成長率最強
3、股價行為最有活力的股票。
這類型的企業,通常也擁有獨特且優異的產品或服務

相對價格強度,RS
相對價格強度(Relative Price Strength,RS):評估一檔特定股票在過去五十二週內,相對整體市場的價格表現。介於1~99的分數,RS99為最好。
RS低於70分,比整體領先股票表現差,這表示它只是偶而上漲,漲幅少一些。
表現最優異的股票,在大漲前,平均RS評分是87
如果要更新你的選股清單,聚焦在強勢股,只能買進RS評分高於80以上的股票。真正能賺大錢的股票,在向上突破第一個或第二底部區結構時,RS評分通常就高於90分了。

絕對要記住一個法則:一定要尋找真正的強勢股,也不要從事共鳴式的比較價操作(亦即沒有同類股,落後補漲這件事)
此外一定要在它的精準買點,也就是轉折點位置買進,應避免買進比原始精準買點上漲超過5%~10%以上的股票(增加勝率),就不會過度追逐股價上漲過快的股票,也避免市場大幅下跌時被洗盤出場。

【致命的錯誤】
介入才剛異常大跌的股票,會讓你陷入困境!! 
在股票一路下跌的過程中買進股票,是很危險的。
你很可能會淘汰出局,所以,請改掉這個承擔高風險的壞習慣。

1、猜不到底
2、往往是弱到不行股
3、一去不回頭,直接下市

 (個人慘痛的經驗,早期的智慧手機大廠黑莓機,RIMM,跌了一段後,自以為很物超所值,買入後股價還一路探底,過程中還不加碼攤貧,最後以-60%左右認賠,把近二年的戰果一次吐回,回想起來好痛哇! 那時不曉得止蝕的紀律重要性,也還沒有看笑傲股市之類的書。)

【在市場修正期間找出新強勢股】
大盤修正可以幫你找出新一輪的強勢股,
其特質為較優質的成長型股票修正幅度,通常是大盤的1.52.5;
例如大盤下跌10%,較優異的成長股,將修正15%25%
(例如三支成長股,分別在大盤修正期間下跌了15%、25%、35%,
必需選前二者,-35%修正幅度過大,上檔賣壓可能較重,也可能是機構投資人早就出清持股)
大盤回到趨勢向上後,第一檔回到新高價的個股,往往是最可靠的強勢股,
通常會在前三或四週就穎而出,這樣的突破走勢會延續十三週左右。


投資弱勢股很難讓你賺到錢,即使這些股票看起來非常便宜。應該尋找市場強勢龍頭股來投資,一旦股價跌到低於你成本8%,應該遵守在損失7%~8%停損的法則,出脫害你虧損的弱勢股,利用這一套法則來保護你賺來不容易的錢,迴避大幅受創的風險。

2018/7/15 V1.0

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

IBD各項List 例行發佈週期

IBD各項List 例行發佈週期,提供給大家參考。

[MS教學]Growth 250 List

Growth 250 List 是MS進階付費項目的精選清單,
是由William O'Neil+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依繁覆地篩選流程來辨視具有重大成長的個股。
Growth 250 List 是每週提供最佳潛力的個股,通常個股名單數介於100支至300支,
主要基於市況會有所增減,一般來說大約就是250支潛力成長股。

Growth 250 List  下還有子清單可供進一步的研判利用,例如Near Pivot List、Breaking out Today List。
當然Growth 250 List  也可以結合MS的強項:型態辨識 (Pattern Recognition),幫助你找正在逐底的個股,或即將突破的個股。

警語:不論是 Growth 250 List 或 Near Pivot List都不能直接拿來作交易的標的,
還需透過CANSLIM檢核的與檢視線圖這個底部是否有較大的機會(提高勝率)。

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在市場修正期間找出新強勢股


在市場修正期間找出新強勢股

持續做研究功課的好處是在大盤修正期,你可以找出下一波新的強勢股。
通常較優質的成長型股票修正幅度是大盤幅度的1.5倍到2.5倍,亦即大盤下跌10%,成長股將修正15%到25%。

成長股還是有強弱之分,汰弱留強

在一個多頭市場回檔過程中,下跌最少的成長股,通常才是下一次最佳選擇買入的個股。
(例如三支成長股,分別在大盤修正期間下跌了15%、25%、35%,必需選前二者,-35%修正幅度過大,上檔賣壓可能較重,也可能是機構投資人早就出清持股)
大盤回到趨勢向上後,第一檔回到新高價的個股,往往是最可靠的強勢股,通常會在前三或四週就穎而出,這樣的突破走勢會延續十三週左右。

V1 reb

2018年3月24日 星期六

Put Call Ratio

Put Call Ratio 是一種逆勢情緒指標,這有助於確定主要和短期市場底部。
看空/看多量比率是比較每天交易的放空總數與買進多方總數。
當投資者轉向看跌並買入多於看漲期權的投資者時,這一比率將超過1.0。
當指標高於1.15時,可以證實S&P500指數或納斯達克的正反轉或是買盤跟進日。
Put Call Ratio 可以於IBD網站中 Psychological Market Indicators 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