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餘與營收成長】
主要概念以歐尼爾的CANSLIM的C與A與彼得林區對於盈餘成長的標準來選股。
EPS成長率
(一) EPS每股盈餘逐季成長(YOY) >25%
(二) EPS每股盈餘逐年成長 >25%
營收成長率
(一)近一季營收至少成長25%,或至少要具備『近三季營收成長百分比持續上升』的條件。
(二)
近三年營收要逐年成長
本益比成長率
1、PEG的選股指標,結合考慮了目標企業的本益比水平和未來盈餘的成長性。
2、 一般認為當PEG為1時估值合理,數值越低則意味著股價越被低估。祖魯法則作者史萊特甚至認為要找PEG低於0.75的股票,最好是能低於0.66。
【盈餘品質與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
(一)營運現金流量(CFO)是否逐季成長
1、
確保公司主要的獲利來自於本業,而非業外收益。
2、
是能夠從營業活動現金流量自給自足,還是必須要靠舉債或發行新股?
3、
避免帳面EPS是獲利,但實際是一次性賣祖產或其它業外活動收入。
(二)營運現金流量對淨利比
營運現金流對淨利的比率,主要的目的是想要知道公司的淨利成長,是否真的能夠轉化為現金流量?代表獲利的含金量,是個股品質的監控指標。
【ROE較高的股票】
ROE當期能大於17%,且連續五年ROE能維持在相同水準或逐年走高;
應避免ROE平均的大於15%,但近期(年)是下降的個股。
【以財務結構來濾除】
財務結構必需要夠強壯,才能抵擋經營的突發狀況與景氣循環,才能夠穩健的持續經營。
故個股的舉債若過高,在遇到逆境時,容易出現問題,例如付不利息,被銀行抽銀根,而成長股雖然可以採用較高的財務槓桿來營運,但槓桿放大了風險與獲利效果,股價易大起大落。
Debt/Equity Ratio達150%為警示區,若達200%則應該要踢除在選股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