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

[CANSLIM]L=強勢股或弱勢股:你的股票是那一種?

 L=強勢股或弱勢股:你的股票是那一種?

不要和股票談戀愛,一味買進你基於各種理由而喜歡的股票。

你應該深入挖掘,做一些詳細的偵察工作,找出讓某些股票漲幅超過其它股票的原因。

例如不要依過去成功投資經驗再買入,不要依親朋好友的介紹而買入。

也不要進行共鳴比價操作,二軍公司的獲利通常很難和強勢股比,更難有補張行情。

就是要找強勢龍頭股!!

(族群裡最優秀的前二、三名股票)


1、季度與年度盈餘成長率、股東權益報酬率、獲利率最高者

2、營收成長率最強

3、股價行為最有活力的股票。

這類型的企業,通常也擁有獨特且優異的產品或服務

【相對價格強度,RS】

相對價格強度(Relative Price Strength,RS):評估一檔特定股票在過去五十二週內,相對整體市場的價格表現。介於1~99的分數,RS99為最好。

RS低於70分,比整體領先股票表現差,這表示它只是偶而上漲,漲幅少一些。

表現最優異的股票,在大漲前,平均RS評分是87分。

如果要更新你的選股清單,聚焦在強勢股,只能買進RS評分高於80以上的股票。真正能賺大錢的股票,在向上突破第一個或第二底部區結構時,RS評分通常就高於90分了。

絕對要記住一個法則:一定要尋找真正的強勢股,也不要從事共鳴式的比較價操作(亦即沒有同類股,落後補漲這件事)

此外一定要在它的精準買點,也就是轉折點位置買進,應避免買進比原始精準買點上漲超過5%~10%以上的股票(增加勝率),就不會過度追逐股價上漲過快的股票,也避免市場大幅下跌時被洗盤出場。

【致命的錯誤】

介入才剛異常大跌的股票,會讓你陷入困境

在股票一路下跌的過程中買進股票,是很危險的。

你很可能會淘汰出局,所以,請改掉這個承擔高風險的壞習慣。

1、猜不到底,刀雨在下不要接刀

2、往往是弱到不行股

3、一去不回頭,直接下市



【在市場修正期間找出新強勢股】

大盤修正可以幫你找出新一輪的強勢股,

其特質為較優質的成長型股票修正幅度,通常是大盤的1.5到2.5倍;

例如大盤下跌10%,較優異的成長股,將修正15%至25%。

(例如三支成長股,分別在大盤修正期間下跌了15%、25%、35%,

必需選前二者,-35%修正幅度過大,上檔賣壓可能較重,也可能是機構投資人早就出清持股)

大盤回到趨勢向上後,第一檔回到新高價的個股,往往是最可靠的強勢股,

通常會在前三或四週就穎而出,這樣的突破走勢會延續十三週左右。


投資弱勢股很難讓你賺到錢,即使這些股票看起來非常便宜。應該尋找市場強勢龍頭股來投資,一旦股價跌到低於你成本8%,應該遵守在損失7%~8%停損的法則,出脫害你虧損的弱勢股,利用這一套法則來保護你賺來不容易的錢,迴避大幅受創的風險。

[CANSLIM]I=法人機構支持


市場主力是法人機構,其組成包含了共同基金、退休基金、避險基金、保險公司、銀行信託部門與政府機構例如挪威國家主權基金與新加坡淡馬錫,這些法人機構佔每日交易比例高且往往是以長期投資增加整體投資組合淨值增長為買進或賣出的考慮。

個股受到法人機構的買盤支持,將會持續推升股價的上漲,而合理的最低持股機構數,歐尼爾建議至少20家以上。
法人機構持有個股的家數,能逐季增加以下圖某個股,由2017Q4 的269家增加至2019 Q3 600

注意:歐尼爾從來沒有將券商研究報告,或是投資分析師的建議,視為法人機構的支持,雖然這些報告偶而會短暫影響股票幾天,因為它們缺乏機構投資者集中、持續的那種買進或賣出力量。

【分析持股品質】
1、共同基金中最近一年、三年的投資績效在前3分之一
2、觀察這一些基金,最近幾季買進強勢股的增持比率

小心『超額持有』
所謂最受歡迎的五十檔股票和其它普遍受法人機構持有的股票,可能前景堪憂,未來風險可能很高。當企業優異的表現過於明顯,而且所有法人都已持有它的股票,這時介入就太晚了,在高點隨時會有法人多殺多的象限。

結論:只能買進具以下條件的股票
1、個股本身有良好的CANSMR的強勢股
2、被績效紀錄排名前幾名的法人機構所持有(特別是新增持有的比率)
3、或近幾季買進其股票的法人數增加



[閱後心得]主力的思維:日本神之散戶Cis

 

Cis是 一位以掌握時機進行當沖交易的投機者,在日本的股海論壇非常知名,但其所擁有的金頭腦與異於常人的思維邏輯是一般散戶難以學習與模仿的。

而當沖交易亦非一般上班族如你我能採取的合適交易策略,但不因人廢言,Cis在書中以較生活的口吻介紹了其交易生涯中較知名的操作,例如J-Com、活力門事件、比特幣、、等。

如果你是一般小散戶,想學主力操作,這一本書會讓您失望,因為書中盡是思維心法,不會告訴你操作的技術或實戰的交易工具。

科老亦說,投機需要有自己的思維與見解,Cis也是在市場中透過思考尋找最美味的第一隻泥鰍,如何憑著市場主力的思維來訓練自己交易的敏銳度,才是這一本書比較想要傳達的理念。


我們非主力但有一些心法還是值得借鏡與一提再提,

  • 「順勢操作,買進正在上漲的股票。買進的股票一旦下跌就賣掉。」

這個跟Mark與歐尼爾很像,都是在追求高勝率與合理風險報酬比下,以違反人性的順勢操作為主,白話文就是突破追高,買高賣更高,而非人們本能以為的低買高賣,試者有勇氣在上漲時買入,你就跨出投機的第一步。

Cis他自己計算,他的交易勝率大概只有三成左右,剩下的幾乎都以停損小賠出場。雖然看起來勝率不高,但因為他賺到的金額是小賠的十倍以上,所以就算勝率不高,總的來說還是有賺。這也是快速停損的益處之一。

更進一步Cis還強調,重點不是勝率,而是加總的損益,亦即長期追求NAV淨成長,如果沒有這種概念,將很難靠股票交易賺到錢。

  • 千萬不能在「回檔時買進」

回檔時買進是在下跌的時候買進,所以這是一種逆勢操作,更不要有股價早晚會均值回歸一廂情願的想法,行情的事,只有市場才知道,不要去預測行情。
Cis舉其早期自以為聰明的例子,在同行業中選擇特別便宜的股票,以為會補漲,所以買入JAS,以為可以追上同為航空股的JAL與ANA,最後 JAS以接近壁紙的價格被併入JAL,何以回檔時買進不可行? 因為不尊重市場,便不便宜只以主觀意識判斷,市場先生狠狠地回應你。

  • 「攤平」是最差勁的交易操作

永不攤平,因為攤平有可能會一路攤到破產。其背後意義:進場買進,虧損就要停損出場,而不是攤平,股價下跌的股票自有其低價的理由,損失已造成,不肯認賠再投入更多資金,只是承擔更大的曝險部位,而且往往不能如願,讓鯊魚咬了一口,當然是止血逃跑,難道再跟它拼了。

不願認賠的心情會讓人無法定心,將由個股的損失擴大到整個投資組合,最終一敗塗地,記得要停損汰弱留強,如果是心情上過不去,先找好檯面上較強勢突破的股票,以相同的金額買入,然後停損出掉方向不正確的個股,拔檔換股操作也是策略之一。

  • 只顧著「停利」會錯失大波段

建倉後,切記不要在趨勢向上的時太早停利,下跌的時候則是要立即賣掉停損,因為市場告訴我們錯了。

Cis主要交易策是順勢操作加上加碼策略,我想是作者想強調的,如何在勝率只有3成的判斷下,加大看對方向的獲利機會,縮小看錯虧損,用整體帳戶淨值成長觀念來操作,透過長期正期望值的細心妙算來打敗市場。

由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邏輯系統,並且持續測試、紀錄與修正,以確認交易系統長期穩定,應該多少能避免被越套越牢吧,不過其中的實踐又有許多玄機,

「重點不是勝率,而是加總的損益——著重在大賺小賠,利用大賺來讓整體績效持續為正。」